五.炒糖浆 * @2 r. n6 H+ b8 I: k+ h6 [
炒糖浆所用的传热介质不同,方法也各异,这里笔者把水炒法、油炒法、水油炒法和干炒法分别介绍给大家。
n1 h2 _1 W6 i. B0 K$ k水炒法,这种方法是以水为传热介质来炒制糖浆。水和糖的比例约为1∶3。方法是:将白糖、水放入炒勺内,置小火上,用手勺轻轻地搅炒至白糖溶化并起白色泡沫时,还要继续炒至泡沫消失,糖浆变稀,色泽淡黄,这个时候才可以下料拔丝。
3 \- v: R) G+ l. z4 H4 D水炒法的优点是:能有效地减缓糖浆的焦化速度,使所出糖丝色泽较浅,晶莹透亮,丝细而长,甜味纯正,无油腻味。缺点是:由于熬糖时间较长,故糖浆容易粘锅,原料在挂糖浆后,冷却得也比较快,同时还容易“返砂”,最终影响“拔丝”的效果。
6 y( F, @" M$ J" @" R水炒法适用于表面光滑的原料和一些根茎类原料。
4 @7 o" U% y# I2 F* d油炒法,这种方法以油作为传热介质来炒制糖浆。油和糖的比例为1∶4。方法是:将白糖和油放入炒勺,置小火上用手勺不停地搅炒,炒至糖液先是由稠变稀起大泡,再到大泡消失时,即可下料拔丝了。油炒法适宜于一些含水量大的原料和表面粗糙的原料,如冰棒、葡萄等。
0 V0 ~3 _6 W' Y& l8 R+ u' R0 D6 G y: `
油炒法的优点是:
2 u5 t4 s3 y) ~, A: n' {* W炒糖速度快,能缩短炒制时间,延长拔丝时间,出丝绵长,丝油亮,且糖浆不易粘在炒勺上。缺点是:由于油脂本身有色泽,加上糖液受热后易上色,故如果火力过大、油温过高,那糖浆很快会变成褐红色焦糖,影响成菜的色和味。 ' G9 y( \7 A# T9 R! x
水油炒法,这种方法以水和油为传热介质炒制糖浆。其投料比例大约是白糖150克、水25克、油10克。方法是:将白糖和水放入炒勺内,置小火上,边炒边分几次淋入油,炒至糖溶化变稠,起大泡沫又逐渐消失,中间泛起许多小鱼眼泡时,即可下主料拔丝了。 7 Q2 x b3 b; a* L2 C
用水油法炒糖浆,可避免水炒法和油炒法的某些缺陷,是拔丝常用的一种炒糖浆方法。适用所有拔丝菜的原料。
" V' N2 [, \' s; I) ~干炒法 这是不用任何传热介质,直接把白糖入锅干炒的一种方法。用这种方法容易把糖炒煳并生出苦味,所以不常用,也不在此赘述了。 ; p4 E& S# |4 r- X
以上是4种糖浆炒制法。不管采用那种炒制法,都应注意以下事项。 + f$ h9 ^: {. X- ~; b+ X/ A: z
1.炒糖的锅必须干净,还要防止煳锅。
) w+ T/ w" k/ n# J4 H' ]2.炒制前,应先将净锅烧热,用油炙过锅以后才下糖和水油。 1 s7 f l% p: }7 M6 [
3.必须按各种炒糖浆方法的投料比例放料。
/ k9 B. d+ D. C. l% ^8 d& Z4.炒糖时,手勺要不停地搅动,以便糖浆受热均匀。 - c8 K. V( E! v l" `/ G/ e8 `% N6 K$ D
5.糖浆炒制过程中,可加微量的食醋,这对增加出糖丝长度、预防“返砂”等,有明显效果。
1 z1 R( w" C, @! p1 W6 R6.要正确掌握炒制糖浆的火候,特别是在燃气炉具上炒制时,可让炒勺离火,或半离火炒制。另外,还要注意糖浆的色泽和稀稠变化,色泽过深,糖浆已变焦发苦不能出丝;糖浆太嫩,稀而不粘也不能出丝。
& O; c* O' w2 h1 x5 P! w: p5 m7.所炒糖浆的量应与主料量相匹配,因为糖浆少了,会使原料挂浆不匀,沾裹不均;糖浆多了,多余的糖浆会流到盘底,与盘子粘在一起。
- a" {/ q4 O; Z8.炒制糖浆应与炸制主料同时进行。) f; b, L% a* u. B5 J2 b/ a) P* L5 {
# y" _3 b1 U) L: P
六.裹糖 8 b- b3 n, W d' ~8 T3 w
这个过程是把炸好的原料沥油后,趁热倒入炒好的糖浆中翻拌,以便其均匀地裹上糖浆。操作时须注意:
/ h# t# c! Z3 g5 D- ?1.翻拌时动作要轻,动作要快,这样不仅可以避免粘结成团,还可以避免挂糊的原料回软,失去酥脆的特点。
# W0 c2 T5 c" Q7 R' d j; t2.翻拌的时间不可太长,以糖浆裹匀原料表面即好。
R0 g g2 K) X9 f- H
4 U2 d1 D1 c' G- j七.装盘
: s ], z" W& Q- {# F, f当原料裹匀糖浆后,应快速装入事先抹过油的盘子里,随一碗冷开水上桌蘸食。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食者拈起原料用凉开水一激,这样不仅吃起来更香脆,还可以避免菜肴烫嘴
5 ?+ z& T0 p/ |: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