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菜文化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会员
查看: 6499|回复: 1

红烧菜的烹调技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6 20:2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突破吉尼斯
红烧菜,家家都在做,成品多为深红、浅红或枣红色,它的色泽红润,味道鲜咸微甜,酥烂适口,汁黄浓香。但做到红而发亮,味浓汁厚,可需要一点工夫和窍门哦。 : f* Q& x+ q1 E

3 f# D/ X1 l, W5 C一、选料加工,红烧莱对原料适应性较强,但原料质地对成菜影响较大,故选好料仍是做好菜的前提。如红烧肉宜用五花肘肉,红烧肘子宜用前肘,红烧鸡宜用隔年大公鸡,红烧鱼宜选用1000克左右的鲤鱼等。原料应保持新鲜、无变质、无异味。加工时应根据原料特点,可以整只,也可切片(如红烧肉),切块(红烧鱼块),切段(红烧海参),切茸(红烧丸子),但一般不宜切得过些过薄,否则因长时间加热,原料易碎。总的要求是整齐划一,大小一致,长短相等,厚薄均匀,便于烹调入味。 3 |  Y" \) |1 g0 w3 \# J1 v

& Z1 |% q, X& Q' W7 e二、肉要煸透,所谓煸透,就是指将锅内所有的肉块煸炒变色,肥肉冒油,见有亮光。一般市场上买的肉,最好先用水焯一下,再煸炒。焯的意义在于去除肉中的残血和腥味,煸炒时不要放太多油,煸炒完后,可以滗掉一些炒出的猪油,才能做到肥而不腻。如果做红烧鱼,一定要新鲜鱼,等煎至两面金黄,表面有一层薄薄的硬皮时方可出锅待烧。这一步是红烧菜形成光泽的关键,否则成菜暗淡无光,支离破碎。   W& }+ w6 P5 R, R3 }

; B. R. }/ f7 g. Z; i2 X9 H6 a' \& r1 Y三、要先上色,后加水,一步到位。当原料煸炒或煎好后,另起净锅,锅内放油,烧热应先倒入绍酒、酱油等作料。等酱油的颜色附着在原料上后,再加鲜汤或水(汤水一次放足,中途不要续水,一定记住还要盖上锅盖),下主料用急火烧开,撇净浮沫,调好口味,中火慢慢焖煮,烧至原料酥烂,使味汁渗入原料内部,用急火收浓汤汁即成。只有用慢火才能使热量缓缓进入原料内部,使原料成熟入味。两头用旺火,中间用中小火,这是红烧成菜的关键。如果不等原料上色就放水,调料被水稀释,成菜就会灰白无光。汤一次要放足,烧肉最好淹过原料,烧鱼可以少一些。如果汤多,难以收浓卤汁,汤少,中途加水会影响菜肴的口味和颜色。
; g3 d4 s3 [# [ " F5 p7 s  ]. S0 \8 Y& d
四、红烧菜的初步上色,是与烹调加工同时达到的。红烧鱼过油时即炸成浅红色,在正式烹调时上色需借助糖色、酱油、料酒、葡萄酒等提色。但注意不要上色过重,以免影响色泽。 4 `3 [$ a, ^9 y( [7 {

1 v( i# r$ |% B- S3 g; m红烧菜口味以咸鲜为主,略带甜味,主要是用酱油调味,糖的用量要适度,宜少不宜多。 . [" i: w& n3 r$ Y2 P
中国海参文化网广告位待嫁,联系电话13963156001 ,联系QQ:8678378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6 20: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代御厨俱乐部章程
红烧菜讲究原汁原味,因此下汤要适当,汤多则味淡,汤少则主料不易烧透,一般说下汤以原料的2倍左右为宜,当烧至占原料的四分之一时起锅。收汁不要过紧,过紧汤汁浓稠,会失去红烧菜的特色。勾芡也不要过浓,勾少许水淀粉,使汁明芡亮,主料突出。
  q' b% Y3 d" E& A+ Q4 ^
) V$ [, x# l/ f$ I0 U调色与调味,两者是不可分割的。调色时有调味的作用,调味时也有调色的作用。这就要求在菜肴成菜阶段,下酱油、糖色时不宜过多,以免汤计过深,影响口味和色泽。原则是宜浅不宜深。 : R1 q7 ]8 X  n8 V5 K; k) h
五、关于焖烧用火,一般是“文火肉,急火鱼”
# r. ?1 L! W; N9 E0 Y' a& k: v4 `; [8 v; g* G% ~. @  O7 h$ B" H9 }
当原料接近酥烂时,要立即转入大火收浓汤汁。此时,应及时调整菜肴口味,确保菜肴成熟时口味准确,色泽红亮,汤汁浓。9 R! ~" j8 v1 @: T
挑战手拉活海参基尼斯世界纪录极限(诚征优质海参等原材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市菜文化网

GMT+8, 2025-8-30 09:43 , Processed in 0.07793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