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菜文化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会员
查看: 4580|回复: 1

北京海底捞人的文化(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4 15: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突破吉尼斯
员工视海底捞为第二个家,为之真心付出,甚至为这个家拼命。海底捞出色的服务就是这么来的。
! v; Y9 C- g3 [- a! l' B“地球人已经无法阻止海底捞了!”这本是蹿红网络的一句戏言,如今,海底捞却想用自身行动显示这句话的力量。1 ^! \* G4 o( F% v/ m* A' Z9 g' @
随着在美国、新加坡开设分店的消息被证实,海底捞正式进军海外市场,近期还有媒体曝出海底捞欲涉足商业地产,为其上市做准备。虽然对于这家凭借“超级服务”赢得中国市场的四川火锅店能否得到国外消费者的欢迎众说纷纭,对其进入地产行业的评论也很多,但不可否认,海底捞已经成为一种现象。
( O! S4 |0 E, E: e0 ~3 R* `% ^+ r( l5 O) d) h2 z, g# p* A* T4 `: Y
     2009年,由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教授黄铁鹰主笔的《海底捞的管理智慧》 成为《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进入中国八年来影响最大的案例。2011年,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特刊部策划、黄铁鹰主笔的《海底捞你学不会》出版,成为管理畅销书。一夜之间,几乎中国所有的商学院都开始讲授海底捞,几乎中国所有企业都开始学习海底捞。尽管如此,就像书名说的一样,中国还没有一家企业能够学会海底捞。原因何在?就因为这是一个关乎人和人性的故事。6 \4 j$ Z5 R8 U4 N. |5 E) o- R
6 f+ T0 p  H  s+ B3 |% o  e
      技校毕业的张勇,发迹在偏僻的四川简阳,一切经验都摸索自简陋的麻辣烫店。他的逻辑很简单:“公平”。这词一点都不陌生,向来是人心最普通、却殊难成真的诉求之一。但张勇却把这简单的口号贯彻到海底捞治理中。员工视海底捞为第二个家,为之真心付出,甚至为这个家拼命。海底捞出色的服务就是这么来的。
. l$ k8 K. j7 [/ S, ?5 r* F+ E第二个“家”
; l6 |2 B/ n) \9 E  t  d      让员工用心工作,这是全世界老板都想征服的珠穆朗玛峰,可是真正做到的却凤毛麟角。7 h$ S+ \! G* O5 w" Z8 H2 D
     张勇的答案却很简单:“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对人家好,人家也就对你好;只要想办法让员工把公司当成家,员工就会把心放在顾客上。”
% b6 `/ [; G0 s0 e, c/ h9 B         中国人信仰的东西不多,家最能触动神经,一生的追求与荣辱都同家连在一起。家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公私不分。家的成员很多,地位有高有低,可每个家庭成员都愿意为它做出最大贡献。  D" d$ [4 V9 s1 m

+ P3 m# H4 k! N/ ?8 Z" r% |    怎么才能让员工把海底捞当成家?好像一切问题的答案在张勇这里都变得很简单——把员工当成家里人。- q/ d  ]; G: e9 Y( h
杨小丽的故事是一个注脚。她是海底捞唯一的副总经理,家在四川农村,上世纪90年代初,两个哥哥做蜂窝煤生意赚了不少钱,可惜后来生意失败,欠了一屁股高利贷,杨小丽只好到海底捞干起了服务员。2 i( s( R) v- ~
快过年了,杨小丽的妈妈来到店里,原来是一个债主今年来得早,把家里所有值点钱的东西都拿走了。妈妈让小丽想想办法借800元钱,否则别的债主打发不了。
: |) \! E$ Y2 l1 _8 V7 @+ r海底捞每月发的工资在杨小丽手中从没超过半个小时,就进了海底捞旁边的邮局。她每月只给自己留10元。一起打工的姐妹也都要回家过年,去哪儿借这800元?没办法的女儿跟着妈妈哭红了眼。5 A% a9 R; S' v# ~$ x3 O* X& E
小丽送走妈妈后,张勇知道了此事。他让公司借给小丽800元。小丽说:“每月从我工资里扣吧。”
3 O- x9 G8 x9 m5 s( E; H' z" d& S“扣了,你家不还没钱?年底再还吧。”
& L# r% ]7 u/ A5 m) g8 a; I. L7 b过年了,公司发奖金。杨小丽觉得肯定没自己的份儿,奖金要还那800元借款。可是会计找到她,让她去领奖金。
1 g4 M/ Z% p; @' `% L& n2 \小丽不解地问:“我还有奖金?”会计告诉她:“张大哥说了,你家还债的800元由公司出。”8 i* A( H$ [$ P6 T" @$ _$ f
为了家,杨小丽敢拼命。国外打架最多的地方是酒吧,中国就是餐馆。在中国做餐馆,如果没有过打架那一定是有菩萨保佑。特别是海底捞这种营业到深夜的餐馆,店越做越火,麻烦自然就多起来。
' |" ^" `8 v* [: K一天,三个男人同西安海底捞的服务员吵起来,并且动手连打了两个女服务员。海底捞男服务员把对方打了一顿。结果不到三个小时,对方来了两辆卡车,跳下60多条手持棍棒的大汉。条件是:给5万元赔偿,要不就砸店!
' ~# O& z& S# G3 R, g& \# h杨小丽一声令下,100多员工冲出店。男员工在前面,女员工在后面。她,一个不到一米六,21岁的小女子,站到了中间。那60多大汉站在马路对面,硬是没敢过来。: w& t8 @/ t1 `! o- {% m0 a7 W
“忘了害怕。当时就想一件事,这个店装修花了那么多钱,绝不能让他们砸。”杨小丽说。
! V: @3 }! s* k9 J! }0 [9 {" \海底捞进入西安十几年了,共有八间店,打过很多次架。杨小丽经常进局子,最长一次,被公安局关了一夜才放出来。
# b6 @+ M* x3 j9 K+ v% m
, a8 k9 i$ K% ?& p* E' z9 @5 G 信任是一种尊敬
  D- U- K8 p" u6 R人不仅需要爱,还需要尊敬。对员工的尊敬就是信任。1 A' P& y2 u' \$ [; c1 C+ c$ x# |6 E
在海底捞,每个人都能有被信任的感觉,这种信任的标志就是授权。张勇在公司签字权是100万以上;100万以下是由副总、财务总监和大区经理负责;大宗采购部长、工程部长和小区经理有30万元签字权;店长有3万元签字权,这种放心大胆的授权在民营企业实属少见。- ?5 V0 A6 B0 _8 G
张勇对一线员工的信任更让同行匪夷所思。一线普通员工有给客人先斩后奏的打折和免单权。不论什么原因,只要员工认为有必要都可以给客人免一个菜或加一个菜,甚至免一餐。这等于海底捞的服务员都是“经理”,这种权力在其他所有餐馆都是经理才有的。
( w. d3 N2 m# a/ B2009年春天,张勇被请到北京大学给MBA学生讲课,一个学生问:“如果每个服务员都有免单权,会不会有人滥用权力给自己的亲戚朋友们免单?”
+ |6 S3 L7 ~3 Y1 p2 \
中国海参文化网广告位待嫁,联系电话13963156001 ,联系QQ:8678378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4 15: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代御厨俱乐部章程
张勇反问那个学生:“如果我给了你这个权力,你会吗?”
9 [. Z: f  z& |; ^: x' a4 F) E整个课堂200多个学生,一下子鸦雀无声。
# [2 S$ u7 R7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信任,海底捞也有滥用权力的员工。
4 R7 i/ F7 @: O4 B9 T当海底捞赋予服务员免单权的同时,就意味着公司必须要承担极少数员工对权力滥用的风险;同时,还必须承担当少数人滥用得不到制止时,权力就有可能大面积被滥用的风险。
! i$ J8 M/ z) f' l# P3 z
/ X+ M+ Q6 \+ W: u6 Q海底捞是如何监控这种员工被大面积授权的?8 D4 g2 O5 J- J6 i8 t

/ V  T1 R% l3 W. B0 b& [: v那就是海底捞的特殊干部选拔制度:除了工程总监和财务总监之外,所有干部都必须从一线服务员做起。这条晋升政策甚至极端到包括厨师长的职位。原因是不论你的厨艺多么好,没有亲自服务过客人,就不知道服务员需要什么样的后厨支持。
6 x# v* w+ v) X. |: o这样层层选拔出来的管理者太清楚了,什么时候员工才必须用免单这种极端方式让客人满意。因此,有心作弊的员工能骗过他们一次,但不可能逃过第二次。! q, d7 \+ q$ k3 Q
除了有效的监督之外,人的自律也使海底捞员工的免单权没被有大面积滥用。7 G# q/ ]8 o' @* h$ G. n2 Q
 双手改变命运
1 H. Q* B5 R- p  {0 @( j% S1 @. r
管理者最难的事,是让别人相信明天的大蛋糕会有自己的一份。张勇却让海底捞的员工们相信了,双手能改变命运。( t1 T8 T* Z+ ?, N
师洪桥是北京海底捞的一位普通员工,童年家里连一个鸡蛋都很难吃到。看到小朋友们吃冰棒和方便面她都很羡慕。  @3 K, O0 k  L: u9 |5 c
后来她和哥哥都考上了理想的学校,可父母只能供一个。“那天晚上,我爸爸哭了,妈妈看着我说,孩子,你就让你哥上吧。他是你爷爷的命根子,你爷爷生前就一直想让他上大学。”
5 A  h! Z! _- Y师洪桥什么也没说,就把录取通知书撕了。5 F$ m: l" u7 I- f- T& r
她后来和妈妈都进了海底捞打工。现在拿的工资除了给哥哥寄生活费外,还能给自己买新衣服和零食。- A4 |: k, I! b2 q7 ]2 }
杨小丽当年开创了海底捞在西安的市场,最初大门打开,硬是没客人来,真急死了。她看到电线杆上那些办证开发票治性病的小广告可以随便贴,也带着几个服务员去贴小广告宣传海底捞。第一天没事,第二天就让城管抓到了。她哭天抹泪折腾了一通,一分钱罚款没交,还把城管科长拉成了客户。
  v9 E3 d1 u) z  T" K& j" V张勇不仅让他的员工相信了“双手改变命运”的真理,还让他们在海底捞享受到了人“生而平等”的待遇。海底捞评价员工或晋升的标准不是学历、出身、背景这些因素,而是只有一个标准——能不能干。只要能干,也能像杨小丽一样,通过晋升到管理职位改变命运。
& o# \) v, P4 G8 E# W
6 }6 z7 C5 m2 z8 c张勇还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尽管没成文,但他说的东西,海底捞人真信。
0 u1 W, Y! q9 r
他如此许诺:在海底捞做店长超过一年以上,不论什么原因走,海底捞都要给8万元“嫁妆”。他的解释是:“海底捞工作太繁重,能在海底捞做到店长以上的,对海底捞都有相当贡献。所以不论什么原因走,我们都应该把人家的那份给人家。小区经理走,我们给20万;大区经理以上走,我们会送一间火锅店,差不多800万。”. p3 H  q, i. u, X7 x3 f; W1 V
然而,在海底捞十几年的历史中,上百个店长以上的干部,只有3个人拿走了海底捞的“嫁妆”。
/ S' [7 Z% s( l3 L" _, t" {" ?张勇的故事1 v: c/ i+ X' g: `
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创始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张勇总被商学院请去讲授管理之道,他说的最多的总是“双手改变命运”、“把人当人看”、“人生而平等”之类的话,这不得不追溯张勇的创业过程。: ~% V) O/ P* d) p1 v
1971年,张勇出生在距离成都80公里的四川简阳。父亲是农机厂的厨师,母亲是小学教员,张勇下面有两个弟弟,家里还有奶奶。/ @& z( [' {, ~8 G
张勇的童年虽然贫穷,但并没有占据他全部注意力,他的兴趣在于读书。上个世纪80年代,简阳有个免费图书馆,当时年仅十四五岁的张勇就成了那里的常客。他很快看完了图书馆里的言情和武侠小说,之后又把躲在角落里的卢梭、尼采、巴拉图、孟德斯鸠等西方哲学家的书囫囵吞枣看了一遍,甚至把《第三帝国兴亡》读了三遍,还有耐心看完了《上帝已死》这样的书。( a- Y% |5 D2 d: s$ u1 ?
然而,张勇却不是一个安于在国营企业做一辈子电焊工的人,20岁时就开始四处寻找生意机会。被汽车上兜售假金表的骗子骗过,经历过倒卖汽油的失败,22岁时,张勇终于发现了成都有一种很受欢迎的小火锅,于是,他在简阳找了一个十几平米的街边店,开始了他第三次生意尝试。
; ^8 O) z; ^  A2 H6 m2 f  h& S/ c) O8 t- A5 w
张勇虽然是一个不满足于现状的人,但他却算不上是一个精明的人。汽车上,人家说手上是一块价值1200元的金表,他就相信并买了下来;第一次开火锅店,房主告诉他租金180元一个月不贵,他就一口答应下来;海底捞刚刚开张要定做正规火锅桌子,老板收他每张440元,事后才发现被多收了300元。* Q, A5 p& h7 D9 P6 |1 g
- O" D  L& t2 u; z1 K! Z6 }; q! i/ Q: q
世界就是如此奇怪,任何事情都好坏参半,张勇相信别人的性格,不可能不延续到他对海底捞的管理上,他对海底捞员工和干部的信任也是天下无双。这就是海底捞服务员有给客人送菜、打折和免单权力的源头。
: m$ d$ @% l4 p$ R7 `海底捞最初有四个股东,除了张勇,还有后来成为他太太的舒萍,他在技校的同班同学施永宏,以及施永宏的太太李海燕。海底捞在相当长时间内管理得比家族企业还家族,四个股东既是老板,又是员工,还是两对恋人。顾客来了,大家凭着自觉性干,客人走了,就喝水聊天打麻将。( n/ c- h$ ?8 c4 c
: Y2 j; M7 R- f
看着这支忠诚但散漫的队伍,张勇觉得这不是干事业的做法。他很快采取了行动,简单而有些无情。除了很早就让自己的太太回家,2004年他让施永宏的太太李海燕也回家了。2007年在海底捞生意快速起飞的时候,张勇竟让在法律上跟自己平起平坐的股东、最忠诚的死党、20多年的朋友,同他一手一脚创建海底捞的施永宏也下岗了。
; ?) _: l' ?9 `8 B* i4 A
! R. }  h  C! r8 [0 \- O& r: v; c张勇对施永宏的处理,让人不能不想到卸磨杀驴,而且杀得毫不留情。作为朋友,张勇显然不厚道;然而,作为公司的创始人,张勇无疑是优秀的。因为海底捞要想成为一个现代化的企业,就必须解决家族企业创业者天花板的问题。否则,职业经理人不可能在海底捞有大作为。张勇的两个弟弟也都曾在海底捞干过,但最终也因不符合张勇的标准,从海底捞走了。张勇的不讲情义,在他对施永宏的处理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 F0 p- Y& o2 Z& v! E) x  j3 n0 X. q9 W( `9 m
 一个管理创新论坛请张勇去讲话,张勇说:“我们的管理很简单,因为我们的员工都很简单,受教育不多、年纪轻、家里穷的农民工。只要我们把他们当人对待就行了。”7 \. i8 s! K9 O8 n$ e, X7 n
把人当人待,也算管理创新?3 c1 k8 S7 w% |  Z' [2 i
对,这就是海底捞最大的创新。
挑战手拉活海参基尼斯世界纪录极限(诚征优质海参等原材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市菜文化网

GMT+8, 2025-8-30 09:34 , Processed in 0.11010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