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指导,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支持,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管理委员会、东方美食国际传媒机构主办,北京阁乐博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红厨帽国际广告传媒(北京)有限公司承办的“首届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国际美食大赛暨第六届东方美食烹饪艺术家国际美食大赛”即将于6月份举行。
近日,在大董烤鸭南新仓店内,国内权威媒体对首届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国际美食大赛暨第六届东方美食大奖赛的评委会领导进行了专访,全方位了解此次大赛的相关事宜,对本次大赛给予了高度关注。参加此次专访的有大赛评委会主席、东方美食国际文化集团董事长刘广伟先生、本次大赛的总裁判长董振祥先生,大赛评委会副主席、现任世界美酒美食博览会主席的君度先生等。 刘广伟:本次大赛个性突出
作为大赛评委会主席的刘广伟先生首先介绍了大赛的情况,首届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国际美食大赛暨第六届东方美食大奖赛将于6月18-21日在北京鸟巢举办。这次大赛的最大特点就是国际化,突破了以往中国烹饪比赛只赛国内,没有走出国门的局限性,这样大规模的国际化的烹饪比赛在中国实属罕见。 刘广伟同时指出,这次大赛个性突出、亮点纷呈,但我认为,其最重要的优势就在于创新。首先是对于评判标准的创新。采用了“好看、好吃、健康”这三点全人类共同认可的美食标准,这是世界性的,其中好看又包括色彩、构图、意境,好吃包括香气、味道、口感、本味,健康包括环保、安全、营养,虽然三点看似简单,但标准十分严格。其次对于评委的选取也是创新,采取“每个队推荐一位评委”的做法,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保证了评判结果的公正、公平。 董振祥:大赛和世界烹饪接轨
大赛总裁判长董振祥先生认为中国烹饪正在也将朝着三个主要方面前进。第一,个性突出。北京是美食之都、世界之窗,在北京基本上可以吃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风味和美食。在激烈的竞争下,如果餐饮企业个性不够突出,势必会被市场淘汰。第二,艺术烹饪成为主流。随着中西烹饪理念的不断交流和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消费者已不单单满足口腹之欲,对饮食的需求上升到了品味的更高层面,更加注重体验和精神愉悦,所以艺术烹饪是大势所趋。1995年以后,中国有了当代艺术烹饪的萌芽,2000年后,更发展出了融合菜、创意菜、意境菜等创新菜系,其称之为新中国菜。第三,菜系融合成为趋势。中西以及中国各菜系之间的学习交流带动了风味之间的借鉴融合,其中一个发展趋势就是融合菜和创意菜逐渐增多,不管哪个风味的菜系,都在试图借鉴中国乃至世界的烹饪元素,充实到自己的烹饪当中。 董振祥同时强调,这次大赛目的就是“走出去、引进来”,让世界认识、了解、借鉴中国饮食文化,同时促进中国饮食文化提高创新,最后达到外国厨师都急切渴望来中国参赛的效果。 君度:中国形象通过美食体现 世界美酒美食博览会主席的君度谈到了中外烹饪的区别,他认为中国更注重健康,吃几顿后身体感觉轻便,经常吃法餐则感觉身体沉重。而且在中国想成为烹饪艺术家是非常不容易的,而国外厨师的技艺则相对容易得多。 谈到中国美食,君度表示让一个外国人喜欢上中国美食就非常容易。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厨师的烹饪技法精湛,但却并没有像日料和日本厨师那样真正走向世界化,海外中餐发展远远低于国内中餐发展。中国人的形象在外国人眼里大多通过美食来体现,君度建议中餐应该更加开放,通过美食展示中国形象.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