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菜文化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会员
市菜文化网 门户首页 海参王师门 查看内容

第二十章 万里市长锦上添花(摘自 《王义均传》)

2011-2-1 00:10| 发布者: 管理中心| 查看: 1094| 评论: 0

关于万里和丰泽园的兴衰,王义均能讲说更多的史实。王义均说,万里同志关心丰泽园的事,还得从所谓的“文化大革命”说起。

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浩劫中,党和国家,全国人民,都遭受了极大的磨难,鼎鼎大名的丰泽园饭庄,自然也难以幸免。对此,丰泽园的史料中有如下记载:

“运动一开始,无知的‘红卫兵’娃娃和所谓的‘造反派’们,在‘四人帮’的欺蒙和极左思潮的影响支配下,就以‘破四旧’的名义,对丰泽园大开了杀戒。他们极‘打、砸、抢’之能事,首先将丰泽园极重要的历史文物——1930年丰泽园开业时、大清国秀才李琦写的‘丰泽园饭庄’的金字匾额,给砸了个稀巴烂,扔进了垃圾堆;继而将丰泽园极重要的史料——从1930年至1966年,丰泽园饭庄的文书档案、菜肴制做、菜谱菜单,给付之一炬;随即又将丰泽园的大量传家宝——张大千、齐白石、王雪涛等人的名贵字画,也当做‘封建货色’加以毁弃;然后又将丰泽园大量的珍贵器皿——清代宫廷御用餐具、系列金银质餐具、特制餐饮器皿,也都被砸烂、抛弃……”

王义均回忆到当时的情景时,非常痛心地说:“老掌柜的栾学堂花三十多年心血创办的丰泽园的家当,一时间搞了个荡然无存,丰泽园的老人们心情沉重极了。我亲眼见‘红卫兵’们将那些银质餐具扔上车子时,我的心就是一震;当我见他们将这些珍美器皿扔进化银炉中时,我心疼地掉下了眼泪……”

王义均痛心地说:“更加令人痛心和啼笑皆非的,是那些‘造反派’们将‘丰泽园饭庄’的老字号匾额‘砸烂’(我将“砸烂”二字带上引号,是因为实际上他们并没砸着。这件事后面再说),挂上了一个不伦不类的‘大众餐厅’的牌子;他们并明令我们,不经他们‘特批’,不得烹制高档菜品;他们还叫我们这些厨师去烙大饼、蒸馒头、擀面条,去沿街叫卖……只把个好端端的丰泽园饭庄,破坏得乱成一团,面目全非,一落千丈……”

王义均还补充说:“当时,有的单位还趁火打劫,强占了丰泽园的一批房舍、餐厅,当做了堆放货物的仓库。往日名扬四海、风雅宜人的丰泽园饭庄,一时间变成了一个大杂院,垃圾遍地,满目凄凉……”

王义均痛苦地说:“我当时说什么也想不通,找到我的老师王世珍(当时他还是副经理)说:‘师傅,这还有没有王法呀?周总理,余心清老、王磊市长,都说咱山东菜是国宝,叫咱们别失传,咋一下子成了‘四旧’呢?这么干,丰泽园还有啥希望?鲁菜还不完蛋?’王世珍师傅苦笑着对我说:‘爷儿们,我也闹不明白呀……反正咱们都是党员,党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吧。不过依我看,甭着急,只要咱们的手艺不丢,早晚有一天会用得着。’……”

王义均接着感伤地说:“当时,丰泽园里出现了好几个‘造反派’组织,他们都拉我参加,可我哪个组织也不参加。说心里话,我信不过他们。他们说我是‘保皇派’,说我是‘逍遥派’。我敢怒不敢言,心里说:‘我是你们的对立派!凭你们,也想坐天下?呸!’

“后来,1968年上级派来了书记田树林,1969年又派来革委会主任李凤山。我看得出来,他们想干出点名堂来,把‘大众餐厅’改成了‘春风饭馆’,也经营一些高中档的菜肴,但高档原料却极缺,只能瞎凑合。说实在话,当时我曾垂头丧气地对师傅王世珍说:‘像这么干,我还不如回家去种地呢!’王师傅还是一句老话:‘甭着急,只要咱们的手艺不丢,早晚有一天会用得着。’……”

说到王世珍的预言,王义均很有些激动。他说:“真叫王师傅说中了,1970年的一天,听说有个大干部来丰泽园饭庄视察,我在业务上还是厨房的头儿,也跟着迎接去了。我一看他那高高的个头,慈祥的面孔,再一听他那亲切的山东腔,就认出他是中央城市建设部部长万里。我为什么认识万里同志呢?原来万里同志在当北京市副市长的时候,就常来丰泽园吃饭;他还和余心清余老、王磊王部长一样,很会吃,对山东菜很有研究。有件事儿,我总也忘不了。”

王义均回忆说:“那还是‘文革’之前,有一次万里同志到丰泽园宴请客人,其中葱烧海参、糟溜鱼片、酱汁活鱼、乌鱼蛋汤等四道菜是我做的。万里同志品尝后,把我和王世珍师傅叫到席上,亲切地说:‘年轻人,有出息,牟常勋和王世珍师傅的手艺,你学的差不多了。糟溜鱼片、酱汁鱼,都没挑儿了。但有的菜还欠点儿火候。牟常勋师傅的乌鱼蛋汤,酸中微辣,辣中微酸,酸辣适中;你这乌鱼蛋汤,是不是酸辣味儿都稍重了些呢?王世珍师傅的葱烧海参,海参滑嫩可口,葱香清爽宜人;你的葱烧海参,是不是参发的有点过劲儿,不怎么筋道了,葱烧的欠功夫,清香气不浓呢?’”

王义均接着心服口服地说:“万里同志的这几句话,都正说到了点子上。按要求,做乌鱼蛋汤必须用上好米醋,可当时没有,我用了普通醋,所以酸味不正;按要求,做葱烧海参得用上等胶东参或大连参,得用鲜葱白的中段,可这些原料都没有,我用的都是代替品。当时,万里同志只说得我脸上火辣辣的。因此,我对他印象非常深。”

王义均回忆到万里同志第一次到丰泽园视察时的情景,兴奋地说:“当时,王世珍师傅和我,做为厨房的代表,也参加了汇报会。当听店领导介绍,得知万里同志是北京市刚到任的、分管饮食服务业的副市长时,我心里一下子亮了!悄悄对王世珍师傅说:‘真叫师傅说中了,这回丰泽园有希望了,山东菜有希望了!’王师傅也笑得合不上嘴了,也对着我的耳朵说:‘咱爷儿们又有用武之地了……’万里同志见我们说悄悄话,打趣地说:‘王世珍师傅,还有王义均,有意见摆到桌面上来嘛,不能犯自由主义哟!’

王义均不好意思地说:“万里同志真叫提意见了,我倒没词儿了。还是王世珍师傅,有板有眼地说道:‘万市长,您看见了,我们一座好端端的丰泽园,一下子变成了大杂院、垃圾场,谁肯到这么杂乱、肮脏的地方来吃饭?高档点儿的原料,要啥没啥,这叫我们怎么经营?’”

王义均有些兴奋了。他接着说:“万里同志当即表态说:‘丰泽园饭庄的现状,还有四周的情况,我全看了。我看王师傅的意见提得很好。’万里同志随即对一位随同检查工作的领导同志说:‘通知有关部门和占用丰泽园房屋当库房的单位,限他们十天之内,把房子全部腾出,交还丰泽园饭庄!’……”

王义均更加兴奋地接着说:“万里同志的话音未落,丰泽园的人就一齐热烈欢呼鼓掌,表示拥护。万里同志接着说:‘还有,既使如此,从发展的眼光来看,丰泽园的面积也是很不够用的。因此,我们要统一规划一下,将华北戏院的原址、周边的部分邻舍民房,也划归丰泽园饭庄,使之成为一个整体;然后,在前院盖一座三层小楼,和后边的四合院中西合璧,相映成趣,岂不美哉!’万里大概看出我们的领导面有难色,又干脆地说:‘你们不用发愁钱,建房和修缮资金,由市政府拨款也就是了。’”

王义均说到这里,又加重语气说:“当时,我们还关心着另一件大事:‘丰泽园’的名称能不能恢复?我们正要提这件事,万里同志好似看见了我们的心,一字一板地指示说:‘还有,丰泽园饭庄,是北京的老字号,是金字招牌,是国宝,怎么可以胡乱改名字呢?改建之后,一定要恢复丰泽园饭庄的名称,就不要叫什么大众餐厅了。’”

王义均回忆说:“当时,万里同志的话音刚落,我们丰泽园的干部职工,又一次热烈鼓掌。事后,人们还欣喜若狂地说:‘我的手掌都拍疼了!’‘我都不知说啥才好了!’但是,说是说,做是做,万里同志的指示,当时并没顺利落实。原因也很简单:当时正处‘文革’时期(笔者注:“文革”是从19665月开始,到197610月粉碎“四人帮”,才结束的),好多领导干部被斗了个七荤八素,胆小的人仍胆战心惊,胆大的人也心有余悸。此外,还有些人对万里同志的指示,并不以为然,背后说万里是‘复辟’。所以,对万里同志的指示,很多人持观望、应付,甚至抵制的态度。”

王义均又回忆起这件事,先是敬佩地说:“对以上情况,万里同志大概是心中有数,没过几天,又亲自来到丰泽园饭庄,检查落实他的指示的情况。他见动静不大(人们都闭口不谈恢复“丰泽园”名称的事),才又召开会议,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同志们一定要把眼光放开、放远,要看到丰泽园是北京经营鲁菜的名店,而鲁菜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精萃之一,是老祖宗的遗产,在我们共产党人手中,只能使其发扬光大,绝不能毁在我们手中;还有,随着祖国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自然会要求逐渐吃得好些,吃得精些,我们如果看不到这点,将宝贵的饮食精萃遗弃,我们就会犯历史性错误。’”

王义均回忆着当时请况,还是不无遗憾地说:“在万里同志的大力支持、说服教育,和不断督促检查下,四合院修缮一新,三层小楼也以新的面貌出现在了北京人面前。但是,美中不足的,是丰泽园的名称还没有恢复,只是将‘大众餐厅’改成了‘春风饭馆’。”

 

关于万里同志重整丰泽园的事,丰泽园饭庄的史料上写道:“万里市长历来关心丰泽园饭庄的建设与发展。1970年,万里同志恢复工作不久,就多次亲自到丰泽园视察,指导大家恢复正常工作。并限期让占房当仓库的单位搬走,使丰泽园四合院的风格又重现,并进行了维修。为了扩大丰泽园的营业面积,万里同志又亲自批示,将前院和相邻的华北戏院原址拆去,盖了一座三层楼。19724月,老四合院整饰一新,新楼落成,名厨师们各就各位,丰泽园饭庄才又正式开业,成了当时北京设备较好的饭庄之一,业务又开始兴旺起来。

“但令人遗憾的是,虽经万里同志多次提示,人们还是不敢恢复‘丰泽园’的大名,为了雅致一些,只是将‘大众餐厅’改成了‘春风饭庄’。”

 

 

上文内容摘自 大众文艺出版社 出版 《王义均传》 黎莹 著  书号为 ISBN 7-80171-538-1

最新评论

站长联系方式:QQ 86783780 Email:mabuyukf@sina.com 电话:13963 1 56001 如您有什么建议、投诉或是合作,请电话联系 本站原创内容,发表者拥有版权,中国海参文化网拥有展示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纠纷请版权所有者寻找发行者自行解决,中国海参文化网尽力协助,但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市菜文化网

GMT+8, 2025-4-25 16:51 , Processed in 0.06234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