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菜文化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会员

毛泽东儿媳,原中国摄影家主席-邵华为高速建大师题词

2010-12-25 23:12| 发布者: 管理中心| 查看: 1472| 评论: 0

邵华少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八、九、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主席,2004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巾帼英才”。为高速建大师题词。

邵华(1938.10--2008.6),毛岸青夫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8年10月出生在革命圣地延安。曾任中

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百科部副部长,第七、八、九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兼任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

  邵华从20世纪50年代起步入文学和摄影领域,毕生钟爱党史学习,精心整理毛主席和革命先辈珍贵史料。出版文学作品和研究专著60余部1800余万字,摄影专辑、影视作品20余部。其散文代表作《我们爱韶山的红杜鹃》曾被列入中学生教科书,《毛泽东之路》荣获中国图书奖。2008年6月24日傍晚,邵华在北京一家医院因病去世,终年69岁。

基本信息

  邵华,女,汉族,1938年10月生,湖南常德人,1966年7月参加工作,1979年6月入党,大学文化,

研究员。

  1966.07——1985.12 军事科学院政治部宣传部干事。

  1985.12——1988.08 解放军总参管理局第一服务处助理员。

  1988.08——1991.02 解放军总参管理局营房处副师职助理员。

  1991.02——1993.11 军事科学院计划组织部外联处正师职副处长。

  1993.11——2001.10 军事科学院军事百科研究部副部长(正军职)。

  2001.10——2002.12 军事科学院正军职干部。

  2002.12——2008.06 军事科学院正军职干部,中国摄协主席。

  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家庭成员

  中国共产党党员,1938年10月出生在革命圣地延安。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百科部副部长

(副军职),第七、八、九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兼任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其父陈振亚,湖南石门人,是1927年参加平江起义的老红军,抗日战争时期,在新疆乌鲁木齐被反动军阀盛世才杀害。

  其母张文秋,湖北京山县人。是位大革命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巾帼英雄,是京山县党的创建人之一,现已年逾九旬,是中央组织部老干局离休干部。

  爱人毛岸青,是毛泽东和杨开慧烈士的次子。他们1960年结婚,婚后生有一子毛新宇,现工作于中央党史研究室。

  邵华担任全国第七、八、九界政协委员以来,她每年都抽出大量的时间深入部队、工厂、农村、学校,到人民群众中公调查访问,了解群众疾苦,倾听人民心声。为政协写出了数十个提案。她脚踏实地工作作风和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受到了人民群众的称赞。

成长经历

  1939年,邵华随父母途经新疆去苏联,被军阀盛世才扣留软禁在迪化 (今乌鲁木齐)。1942年9月,盛世才将他们全家及在新疆工作的160多名中共产党员,一起关进了监狱,度过了四年饥寒交迫、铁窗牢门的狱中生活。在狱中,她同大一些的孩子,与长辈一起粉碎了敌人企图分化瓦解我们队伍的阴谋,并参加了绝食斗争。四年狱中生活,他们同父辈一样始终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不愧为“小八路”的光荣号。

1946年6月,在党中央毛主席、周总理的亲自营救一下,敌人被迫无条件释放了这批政治犯,邵华和大家一起回到了延安。从此,她就跟随革命队伍南北转战。从延安到太行山,又从西柏坡到北京。在解放战争的征途上,土改时,她当过宣传员;在太行山区,她扭过秧歌,演过活报剧;在河北平山县,她演过“兄妹开荒”和“血泪仇”;她在马背上、在硝烟中度过了少年时代。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她在毛泽东主席的亲切关怀下,进入中直育英小学学习,相继加入少先队和共青团。1953年以品学兼优的成绩,被保送进师大女附中学习,曾担任过班长和团书。1956考入北京女一中高中部学习。1959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 后转到大连师范学院中文系学习。1961年再回到北京大学读书。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60年,邵华与毛岸青结婚,由于毛岸青的身体一直不好,邵华多年来一直照顾病中的丈夫,1970年,他们有了一个儿子,毛泽东同志为他取名为新宇。1995年,身为军事科学院百科研究部副部长的邵华,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共和国15个女将军之一。2008年6月24日18时28分,邵华女士在北京一家医院因病去世,终年69岁。

爱情婚姻

  由于邵华的姐姐刘思齐是毛岸青的哥哥毛岸英的妻子,所以在邵华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就认识了毛岸青。邵华曾说:“我一直是毛岸青的小妹妹,开始我是把他当哥哥来看,最后才发展到这一步的。散步的时候他总是挽着我,因为在苏联长大的人很习惯挽着,很习惯一件大衣两个人披着,很浪漫,我当时还觉得很不好意思,因为在街上走觉得有点太醒目。

1959年,从苏联治疗归国后的毛岸青到大连南山宾馆休养。其时,毛岸英已经在朝鲜战场牺牲,根据大连市公安局警卫处原处长张世保回忆,毛泽东的亲家母张文秋有意与毛泽东再续亲缘,于是就趁毛岸英妻子刘松林的妹妹邵华(原名张少华)放寒假之机,带其到大连疗养,“多少有些相亲的色彩”。

  不曾想,毛岸青和邵华一见如故,聊得很是投机。此后,二人鸿雁传书频频。毛泽东得知此事后,还特意致信毛岸青:“听说你的病体好了很多,极为高兴。仍要听大夫同志和帮助你的其他同志们的意见,好生静养,以求全愈。千万不要性急。你的嫂嫂思齐和她的妹妹少华来看你,她们十分关心你的病情,你应好好接待她们。听说你同少华通了许多信,是不是?你们是否有做朋友的意思?少华是个好孩子,你可以好好同她谈一谈”

  后来,按照双方老人的意愿,市委特地为在北京大学读书的邵华办理临时转入辽宁师范学院插班学习的手续,一来这里学习比较宽松,二来邵华可以有更多时间和毛岸青在一起。

  1960年五一劳动节前夕,毛岸青和邵华的婚礼在大连宾馆会客厅举行。婚礼由中共大连市委第一书记郭述深亲自主持,邵华代表毛岸青讲话。 [1]

  1970年,毛岸青和邵华产下一子,毛泽东为其取名“新宇”,即“要如昆仑山崩绝壁,又恰似台风扫环宇”之意。

个人荣誉

  历任军事科学院百科部副部长(正军职)、少将军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八、九、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04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巾帼英才”。

最新评论

站长联系方式:QQ 86783780 Email:mabuyukf@sina.com 电话:13963 1 56001 如您有什么建议、投诉或是合作,请电话联系 本站原创内容,发表者拥有版权,中国海参文化网拥有展示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纠纷请版权所有者寻找发行者自行解决,中国海参文化网尽力协助,但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市菜文化网

GMT+8, 2025-4-25 13:05 , Processed in 0.06234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