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绍武从小就非常热爱厨师工作。他是在河北廊坊农村长大的,他看惯了农民办红白喜事的宴席,非常了解老百姓的口味需求。他从小就立志,长大后当一个百姓的好厨师。1968年到1971年,他当了三年兵。为实现自己的素志,退伍后他主动要求在廊坊一家食堂里当了一名炊事员;后来,他又在一家叫碧林春的中档饭店当厨师;再后又当上了这家饭店的总经理。 在此期间,李绍武进一步研究了普通老百姓的口味需求,并改进了不少菜品。但饭店的营业情况仍是平平。李绍武自知才疏学浅,得知王义均学问渊博,烹艺高超,决定拜王义均为师,好好武装一下自己。1985年,他和焦通、李广明一起拜王义均为师后,就向师傅倾诉了衷肠。 王义均也是在农村长的,他在北京又同各阶层的人士打交道五六十年,自然深知寻常百姓的要求。王义均听了李绍武介绍的情况和他的想法,看了碧林春饭店经营的菜品以后,对李绍武说:“老百姓最讲究实诚,吃喝也讲究硬砍硬凿,也就是讲究个‘货真价实’。我们当厨师的就不能搞虚掩假套,否则可就‘砂锅子捣蒜——一棰子的买卖’了。还有,老百姓平时吃好东西少,下趟馆子,讲究吃大鱼大肉解馋;在口味上,多讲究浓重些。还有,老百姓收入都不高,也没什么‘外快’,在价格上,一定要合理。” 李绍武非常同意师傅的见解,师徒二人一拍即合,随即研定了改进措施。如从此以后,碧林春的菜单上,除固定了当地百姓爱吃的四个凉菜外,就固定了四个主菜:焖肘子、扒鸡、大丸子、雪菜烧肉。在这四个主菜的烹调方法上,也做了不少改进。如扒鸡是将整鸡处理好后,先用多种调料腌制、卤煮,捞出后过油炸好,再上锅蒸烂,勾上原来的汤汁再上桌。这道菜就不光丰盛实惠,而且味道香浓可口了。再如大丸子,也改变原来做法,先用新鲜肥瘦兼有的精肉,加鸡蛋做成馅状,加入佐料使之入味后,再过油炸好,然后炖酥再上桌。这道菜不光依然丰盛,而且味道更加香浓了。在价格上,他们也根据当地群众消费水平,每桌定位在三四百元上下不等。这样做后,碧林春的生意很快就兴旺起来了。 现在,碧林春饭店不光平时成了寻常百姓“解馋”的去处,更成了当地老百姓婚庆、年节举办宴会,普遍光临的地方。当地老百姓反映说:“碧林春是冲我们开的,李绍武这个厨师懂我们的心思。”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