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菜文化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会员
查看: 6192|回复: 2

厉行餐饮节约:从传统到现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17 11: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突破吉尼斯
20130402110128106.jpg
" p. t( t4 J! |4 t         厉行餐饮节约:从传统到现实" ]' G9 m! U2 Y( d+ p! n, c  p
                                      饮食文化研究会 郭建英
$ O+ P% f( F3 ~/ R3 L. _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节俭既是人们修身养性的必经途径,也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有人说,人类对物质的看法多少有点忘恩负义,你拥有的物质越充分,就越不把它当做一回事,只有当你真正挨饿的时候,才会懂得一碗饭的重要。暂且不论此话的是非,“居安思危,常将有时思无时”却参透了生活的哲理。
) r, E* p) ?/ S) w4 m3 Z    % b. O. q+ P' Q+ o0 {
    一、我国人民的粮食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
4 B9 R0 [3 b- N  k' A4 J; \, Y# }# j6 e* D/ r' q
    如果说“舌尖上的中国”展现了中华饮食博大精深、美不胜收,那么“舌尖上的浪费”,则呈现了一种丑陋的饮食观,这种是对食物的亵渎。我们虽然逐渐富起来了,但没有理由浪费,更何况不少人经历过饥馑年代,对饥饿有过刻骨铭心的痛苦记忆,更应该敬畏粮食,杜绝浪费。我国仍是世界粮食进口大国,资源短缺问题依然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对于人口多、底子薄的中国而言,决不能容忍这样的奢侈浪费。
: R$ z  w& |+ e6 {/ x. X+ W# J- r( P7 B3 F
    虽然过去的几年里我们实现了粮食生产“九连增”,但是未来的路更加艰难。我国人口多,粮食需求量大。随着我国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城市化率以年均0.8%的速度增长,城市人口每年大约增加1100万人。大批农民工进城后由粮食生产者转变为粮食消费者,粮食消费更多了。同时伴随着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结构提升。消费加工食品需要消耗更多的原料。比如,苹果鲜食的话,一顿一个就可以了;榨成果汁,一杯果汁要消耗三个苹果。城市里居民蔬菜、水果、肉、奶吃得多,蔬菜、水果消费的增加需要占用更多的优质良田,畜产品消费的增加需要更多的粮食转化。! r! \  R; H! t% C* j5 D$ @5 z

2 Z5 Z8 |2 c6 J7 I+ Q* z) Q    日前中国农业部种植业司司长叶贞琴曾表示,9年来,尽管我国粮食连年增产,其他农产品也稳定发展,但供求缺口仍然在逐年扩大,进口数量和品种逐年增加。9年间,大豆净进口增加1.6倍,食用油增加近五成,棉花增加六成,食糖增加3.3倍。主要农产品供求关系趋紧已是不争的事实。
+ }  f* W" h! I3 {
. T- ]$ ~) Z8 _. e    目前我国人均耕地1.38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许多地方留乡务农的农民以妇女和中老年为主;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等生产成本又持续上涨……
" S: m4 T/ f0 V- y" B
$ t- B+ h& s; K2 j, k" A3 D    按照每人每天1美元的联合国标准,中国至少还有1.5亿人尚未达到联合国一天一美元收入的最低标准线。即使是按照中国人均收入1300元(远远低于国际标准)的贫困标准线来划分,中国仍然有4000多万人没有脱贫,没有解决生存最基本的温饱问题。中国是一个人均GDP只有3800美元、在全球排名在105位左右的发展中国家。1 n# Q, V; \& h) b* J, R
   
6 Q  X1 B, {; ?5 I2 o    二、 于国于家,节约的美德不能丢。
+ X+ ~7 [+ `; P, O
. R% V( d! Z0 Z" C0 Y. I
    崇尚勤俭节约、吃苦耐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和“不二法门”。勤俭从生产经营上看是开源节流,从人生观上讲就是自强不息,开拓进取,注重精神追求,反对纵欲享乐的人生态度。“俭可以养高尚之节,可以立实业之本,可以广教育之施”,相反,奢侈危害极大,它“既妨人而亦妨己”。古人讲“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旦养成奢侈挥霍的习惯,就很难再回到勤俭节约的生活。( l' q) y. ]7 R* c) Y) @0 B8 B2 W
6 n& u/ U, g+ C# g4 ]" ]0 E& m2 e
    1. 我国自古有尚俭之风。6 N  V* Z# S% ]. i* i0 D; D7 J
( d, V0 k/ r' q6 m6 P( \  u& Q
    古人云:“俭,德之共(音洪)也。”意思是说,节俭是道德中最显著的啊!人,不仅要在贫困时注意节省,在富裕起来以后,更要自觉节省。这是对内心的修炼,更是对人格的升华。
/ d8 L! p9 S- ~4 p8 P0 K5 Y" d4 r- `" ]+ G
    诸葛亮在《诫子书》讲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明朱百庐在《治家格言》讲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节俭,不仅是对劳动的尊重,更是一个人品格的直接体现。
1 M( R; Z6 f; x* m
" P. H! ^0 \4 Z8 r0 P    在节俭方面,我们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堪称楷模。毛泽东同志春、秋两季穿过的一件睡袍,补了67个补丁,领子全换过,袖子已经磨得面目全非,但他一直舍不得丢弃。他还经常教育工作人员,火柴用完了,火柴盒不许扔,买来散火柴装上再用。
: X7 p& O7 t, P8 w" X6 [
, h7 B: ?7 J& s4 M  F2 {    周恩来总理曾经讲过:“一切招待必须是国货,必须节约朴素,切忌铺张华丽,有失革命精神和艰苦朴素的作风。”
" y4 [+ ~* e" `6 R4 M2 R  }! E, ]* w: e2 q6 O1 _) y# c
    2.“节约”不是小气,不是寒酸,是一种美德和修养,是现代文明的内在诉求。
& \0 [, Y* {! ?- D; M3 w0 `& o' K/ T  x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餐桌文明是城市文明的重要体现。现今社会上有一种追求奢华享受的不良风气,尤其是不少年轻人,喜欢排场,讲究名牌、比阔气。聚会就餐要挑选高档酒楼,动辄上千元,餐桌上的浪费十分严重。而对于公款吃喝,浪费数额之巨,更是触目惊心。在国家出台“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号召之后,宛如给餐饮行业吹来了一阵清风,作为餐饮人我们更要把节约当成一种操守,一种品行,一种素养,一种美德,长期坚持下去。3 b; S1 ?% u8 O! x" g0 |

: q5 G3 t6 B! ]% I9 C# B/ n    3. 节约就是增产,节流就是开源。
- _; I6 K6 Z; u
4 J% N/ P/ J+ C/ G% O: [; \1 ?    资源再丰富也是有限的。产值再高,也不能忘了与能源的比例,与人力资源的比例。假如GDP增加了不少,随后治理其污染花的钱更多,那高高的增幅还有什么意义呢?据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产生的餐厨垃圾有5000-6000万吨,如果这些餐厨垃圾可以从源头上得到有效控制,不仅节约了治理的成本,还能解决多少贫困人口的吃饭问题呢?
7 _, Y5 N5 T8 Z5 I三、在全国开展全民节约活动,是当前一项重要的紧迫任务,是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内在要求。因而,只有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了,认识深刻了,切实强化了节约意识,增强了厉行节约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才能把厉行节约的要求转化为实际行动。  U5 J) V: \  x5 S
/ I/ ?7 b& v$ ?* f4 ~! O4 E2 Q
    1.加强领导,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
4 w! J$ X% `% N% g5 p& ]; F# a( Q2 Z5 s6 q) G/ \
    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关键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领导干部中是勤俭节约之风盛行,还是奢侈浪费之风泛滥,对社会风气会产生重要影响。领导干部要反对铺张浪费、大手大脚,要精打细算、严格把关,就能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更多的用在灾后重建的“刀刃”上。要把组织开展活动与当前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统一部署,同步推进,务求实效。
& V9 e0 l4 d) K! [5 ]' x
. o: X$ h/ l" N6 U4 |    2. 狠抓落实,向细微处要成效。9 g, r, z* h. L. o$ _# O

' v/ |: t' K/ {2 [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要按照中央精神,从践行“拒绝剩宴,减少浪费”的实际行动做起,倡导节约。如哈尔滨东方饺子王根据以往用餐者的剩餐量,调整了菜品的分量,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剩餐现象明显减少。一家日接待量700人的餐厅,每天餐厨垃圾由原来的180升左右下降到80升左右。同时,该店在每张餐桌上都放着倡导“光盘行动”的桌纸。桌纸上写着:1、量少有好处,少量低价,多尝鲜少浪费;2、点餐要适度,合理点餐,真朋友无排场;打包有理,有素质兼实惠。事实证明,取得了消费者的好评和良好的社会反馈。( L% S$ f7 k5 M# ~9 T2 H. B3 x

( w& E: W* Q7 |1 m2 T: I    3.形成风尚,养成厉行节约的习惯。
- f: e- E8 Y- J; w8 p
7 s; R# A- S  r' J! O4 Z1 r- ?    对个人来说,厉行节约是一种良好习惯,更是一种文明行为;对社会来说,厉行节约则是一种文化,体现着社会的文明程度。勤俭节约,关键是要在社会、企业形成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处于此氛围之中的人受到熏陶感染,自觉地去履行节约的措施;就每一位消费者来说,我们必须养成健康科学的节约习惯和文明节约的工作、生活方式,进而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全民节约资源,人人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尽责出力的良好风尚。+ W0 Y2 C$ Y' v, W$ J, ?8 B

' D0 f% N2 k$ C: v    4.立足长远,建立健全节约制度机制。
+ i9 I* S( ^- N+ u4 W% O  f4 L$ T2 E- |) n7 V, G
    在餐饮全行业开展节约措施和行动,如果只是局限于适度点餐,剩菜打包,减少剩宴浪费和公款浪费,那么这种节约就容易流于表面和形式。流于表面和形式的节约虽然也是节约,也值得称道,但是这种节约没有触及问题的根本。我们要立足长远,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厉行节约、压缩开支的长效机制。国家相关部门、行业协会组织要结合实际,抓紧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细化分解任务,明确目标责任,加强检查考核,持之以恒抓好落实,把厉行节约的措施要求真正落到实处,才能促使餐饮企业采取得力措施,把达到节约目标的压力变成每个从业者崇尚节约之风,践行节约之行的推动者,为推进餐饮事业持续有效和谐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8 ?) @3 m9 |/ i. }3 d
中国海参文化网广告位待嫁,联系电话13963156001 ,联系QQ:8678378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9 07:5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代御厨俱乐部章程
实施才是硬道理
挑战手拉活海参基尼斯世界纪录极限(诚征优质海参等原材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3 20: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代御厨俱乐部章程
这次是来真格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站长联系方式:QQ 86783780 Email:mabuyukf@sina.com 电话:13963 1 56001 如您有什么建议、投诉或是合作,请电话联系 本站原创内容,发表者拥有版权,中国海参文化网拥有展示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纠纷请版权所有者寻找发行者自行解决,中国海参文化网尽力协助,但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市菜文化网

GMT+8, 2025-10-21 22:29 , Processed in 0.11004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